首页 > 精选范文 >

初三语文背影试题及答案

2025-04-27 13:05:53

问题描述:

初三语文背影试题及答案,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4-27 13:05:53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背影》是一篇经典的文章,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这篇文章通过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一细节,展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为了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下面提供了一组关于《背影》的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检测

1. 填空题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父亲送别时的__________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__________之情。

答案:背影;动作;感激与怀念。

2. 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背影》中体现父爱的具体表现?

A. 父亲艰难地攀爬月台

B. 父亲叮嘱“我”路上小心

C. 父亲为“我”挑选座位

D. 父亲多次回头张望

答案:C.

3. 判断题

文章最后提到“那时我总觉察他去的匆匆”,这里的“匆匆”指的是时间过得快。

答案:错(这里指父亲离开得太快,“我”来不及好好道别)。

二、阅读理解分析

4. 简答题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背影”这一意象的理解。

参考答案:

“背影”是文章的核心意象,象征着父亲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形象。父亲转身离去的背影不仅承载了他对子女无私的关爱,也寄托了作者对父爱的深刻感悟。这个背影既是具体的形象,又是抽象的情感符号,贯穿全文始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 开放性问题

如果让你重新设计这篇文章的结尾,你会怎么写?为什么?

示例答案:

我会这样改写结尾:“多年以后,当我再次经过那个车站时,那个熟悉的身影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尽管岁月流逝,但那份深沉的父爱却从未改变。”这样的结尾更加贴近现实,既保留了原文的情感基调,又能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三、写作训练

6. 作文题

请以“父爱如山”为主题,模仿《背影》中的描写手法,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小片段。

参考范文: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下雨天,父亲撑着伞来接我放学。他把伞偏向我的一侧,自己却被淋湿了大半。回家后,看着他湿透的衣服,我的眼眶湿润了。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父爱就是这样无声却厚重的存在。

通过以上练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体会《背影》中蕴含的情感,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语文学习的路上不断进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