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的一篇碑文,被誉为楷书中的典范之作。此碑刻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记载了当时皇帝在九成宫发现醴泉的经过及其意义。以下为该碑文的原文及逐字校对后的译文。
原文:
九成宫者,隋之仁寿宫也。因山形之胜,加以修葺,遂成壮丽宫室。贞观五年,太宗皇帝幸焉,见其地灵泉涌出,清冽甘美,因命有司建碑纪之。兹碑也,乃欧阳询之所书,笔法精妙,世称绝品。
译文:
九成宫这个地方,原本是隋朝时期的仁寿宫。由于地形优越,经过修缮之后,成为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贞观五年,唐太宗亲自来到这里,看到此地泉水涌出,清澈甘甜,于是命令相关部门建立石碑来记录此事。这块石碑是由欧阳询书写,他的书法技艺精湛,被世人称为顶级佳作。
以上是对《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及其逐字校对后翻译的内容介绍。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