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之作,文章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然而,在这篇作品中也存在着一些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1.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在文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里的“妻子”不仅包括妻子,还包含子女。
2. 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困境。
文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此处的“绝境”指的是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地方,而非现代意义上的绝路或困境。
3.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文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无论”意为“不要说”,用来强调时间跨度之久远。
4.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文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交通”指的是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彼此相连。
5.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起。
今义:常用于表达某事不便对外人提及。
文中这句话表达了桃花源居民希望保持其隐秘状态的愿望,避免外界打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桃花源记》中的许多词汇都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理解这些古今异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风格。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学习古文时要特别注意语境,以免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