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识信息
叠氮化钠(Sodium Azide)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状物质,具有强烈的毒性与腐蚀性。其化学式为NaN3,分子量为65.01g/mol。叠氮化钠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高温或受到撞击、摩擦时容易分解产生剧毒气体——叠氮化氢(HN3),因此被列为高危化学品。
二、理化特性
叠氮化钠易溶于水和醇类溶剂,不溶于醚类。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该化合物在干燥状态下较为稳定,但遇酸、碱或含水分的环境会迅速释放出有毒气体。此外,叠氮化钠对光敏感,在强光照条件下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三、健康危害
接触叠氮化钠可能导致皮肤灼伤、眼睛损伤以及呼吸道刺激。误食可引起严重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并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害。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环境中也可能造成慢性健康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叠氮化钠与某些金属离子结合时会产生爆炸性化合物,增加了操作风险。
四、急救措施
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应立即撤离现场所有人员至安全区域,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进入污染区进行处理。对于吸入过量者需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并给予氧气支持;若皮肤接触则应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脱去被污染衣物;眼睛溅入后也须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并尽快就医检查。
五、消防方法
针对叠氮化钠火灾,建议使用干粉灭火器或者砂土覆盖扑灭初期火情。切勿用水直接喷射,因为这样可能会加剧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扑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确保灭火人员穿戴齐全的安全装备。
六、储存与运输
叠氮化钠必须存放在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仓库内,远离火源、热源及氧化剂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破损包装导致撒漏。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相关规定,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且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
七、废弃处置
废弃的叠氮化钠及其相关废弃物应当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统一收集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掩埋。处理单位需具备相应资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八、注意事项
在使用叠氮化钠前务必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内容,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各项任务。任何未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均不得擅自接触该物质。同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对危险化学品的认识水平和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