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长河中,张骞作为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其两次出使西域的壮举而闻名于世。他的远行不仅开拓了丝绸之路,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今天,我们通过《汉书·张骞传》中的片段来感受这位伟大探险家的精神风貌。
原文节选如下:
>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三年,以郎应募使月氏。匈奴得之,留十余岁,妻以女焉,生子。骞因与其妻及奴婢俱亡归汉。后复奉命出使乌孙,既至其国,分遣副使往诸旁国。乌孙王既不肯东还,又欲从乌孙求婚,汉亦许之。
这段文字讲述了张骞首次被派遣前往月氏时的经历。他因被匈奴俘获,在异乡生活多年并娶妻生子。然而,他始终心系故土,最终成功逃脱返回长安,并继续承担起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再次出使西域。此次任务中,他不仅代表朝廷与乌孙建立友好关系,还派出了副使访问周边其他国家,为日后汉朝与这些地区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是答案解析部分:
1. 问题: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为何?
解答:根据文中描述,“建元三年,以郎应募使月氏”,可以看出张骞此行是为了联合月氏共同对抗匈奴。
2. 问题:张骞在乌孙期间采取了哪些行动?
解答:到达乌孙后,张骞并未立即返回,而是按照指示将副使派往邻近各国进行联络,并且尝试促成汉朝与乌孙之间的婚姻联盟。
最后提供一段现代汉语翻译供参考:
> 张骞是汉中人士。建元三年时,他以郎官身份响应招募前往月氏。途中不幸落入匈奴手中,被扣押了十多年,其间娶妻成家并且育有一子。后来,他带着妻子和随从逃回汉朝。之后他又奉旨出使乌孙,抵达该地之后,他派遣助手分别访问了周围的各个国家。尽管乌孙王拒绝迁徙至东方居住,但还是表达了愿意与乌孙联姻的愿望,而汉廷对此表示同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书·张骞传》生动再现了张骞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对于想要提高自己文言文水平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一篇值得反复揣摩的经典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