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汤敦甫的人,他以仁爱和诚信闻名于乡里。他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一天,汤敦甫在路上遇见一位年迈的老人,这位老人衣衫褴褛,神情焦急。原来,老人不慎将装有积蓄的钱袋遗失在路上,而这些钱是他的全部家当。老人四处寻找,却毫无头绪。
汤敦甫了解情况后,没有多言,而是默默地陪着老人一起寻找。他细心地观察地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汤敦甫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那个丢失的钱袋。
老人感激涕零,想要拿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但汤敦甫坚决拒绝了。他说:“帮助他人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我所做的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阅读理解题:
1. 汤敦甫在帮助老人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
A. 聪明机智
B. 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C. 勇敢无畏
D. 精明能干
2. 老人最初的心情如何?
A. 开心愉快
B. 焦急不安
C. 平静自若
D. 兴奋激动
3. 汤敦甫为什么拒绝接受老人的酬谢?
A. 因为他不需要钱
B. 因为他认为帮助别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C. 因为他觉得老人的钱不够多
D. 因为他想让老人更加感激自己
答案:
1. B 2. B 3. B
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