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其翻译:
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翻译:
悠闲地居住在这少有邻居的地方,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庭院。
池边的树上栖息着归巢的鸟儿,月光下僧人轻轻敲响了寂静的柴扉。
走过小桥,眼前展现出广阔的田野风光;移动石头时,仿佛触动了云根。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不久还会回来,绝不辜负我们约定的幽静之约。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曾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动词“敲”字与“推”字反复斟酌,最终选择了“敲”,认为更能体现夜晚的宁静以及僧人来访时的礼貌与谨慎。这一过程体现了诗人对于语言表达的极致追求,也使得“推敲”一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文字锤炼的经典象征。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的精神状态。同时,“僧敲月下门”的意境也被后世广泛引用,成为表现夜色宁静与人性温暖的重要意象之一。